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otos

[充电器] X宝买的BPI Ni-Zn套装到手了,马上裸一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7-5 00:10
  • 签到天数: 30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6-25 2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还是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5-30 23:50
  • 签到天数: 255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6-2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镍锌还好好的用着,去年8月买了8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2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镍锌的用户表示有寿命问题,但也有些用户表示用得很欢乐(似乎都一年了)
    所以,这个说不准。

    PS:镍锌我也入了一个,不过比楼主的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2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原来楼主7号也买了。我只买了5号的。
    难怪楼主的比我的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2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简史
    ===========================
    锌动力电池发展简史      
         1800年,意大利人伏打{Volda}在铜和锌之间夹入一层浸透盐水的纸,再把它们一层一层的叠放在一起,发明制成了伏打电堆。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此融入了电池这一最初的概念。
         在科学家们长期的孜孜追求中,十九世纪末, 俄罗斯的MICHAELOWSKI率先从理论上完成了对镍锌电池的研究,并据此申请了专利,由此也打开了镍系电池研究发展领域的大门。 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曾经致力于镍锌电池的研究,并试图把它从实验室中诞生出来,但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能力, 最终爱迪生转而研究镍铁蓄电池, 并于1910年获得成功。 尽管当时正处于蒸气汽车发展的上升阶段, 但这种需要不断维护的镍铁蓄电池,还是成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能源,支撑着电动汽车的发展。 内燃机的问世,推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却也使人类社会面临了新的难题。 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更多的人意识到, 要保障人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需要不断的寻求更多的替代能源。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科学家们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到镍系蓄电池的研发上,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开始了针对性的研究,但锌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枝晶和变形问题,长期困扰着科研人员。作为另一种成功,一九四八年,美国人纽曼发明出镍镉电池,可是人们很快发现镍镉对环境十分有害!对镍锌电池的期待由此变得更加迫切!毕竟,镍作为电池正极使用有着长循环寿命的性能,锌作为负极又具有高容量的特点,地球上镍锌蕴藏丰富,且易于回收循环使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再一次激发并坚定了人们的产业决策和技术选择, 镍锌蓄电池的发展再度兴起。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跨国公司、科研机构纷纷加入到镍锌电池的研发中。美国ERC麾下的EVERCEL公司投入巨资,集中科技力量,意在攻坚克难;总部设于美国圣地亚哥的POWERGENIX公司,也不遗余力地加大对镍锌电池的研发,通过在负极材料中添加氟抑制锌负极枝晶,但循环寿命依然不算很长;XELLELION公司是EVIONYX的子公司,专门从事镍锌电池的开发研究,该公司在隔膜技术上有所一定的创新,但因结片的厚度造成导电率低下,成本过高,容量有限;新西兰的ANZODE公司,负极材料里使用了石墨,石墨在电解液中会因消蚀而产生气体,进而影响电池的密封,电池效率低,容量小;法国的SCPS公司研发的镍锌电池,虽声称电池的循环寿命很长,却因负极上添加了泡沫铜,又导致电极成本居高不下;加拿大的ENERGY VISION公司用类似于锌/锰干电池结构的形式研究镍锌可充电电池,因循环寿命太短,让市场无法接受。美国Bettergy Corp也研发出一整套的包括电解液、隔膜和镍电极的专有技术,通过正负极间插入多孔薄镍网片抑制锌枝晶的生长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该公司自称达到500次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25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成熟的技术不建议大家跟风,和尚的貌似悲剧了{:1_2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7-5 19:11 , Processed in 0.18362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