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王

[其他DIY] 基准折腾了2小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5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468 的指标是 0.02%+3c/year,考虑到 MAX6350 的指标(1mV),所以你的表肯定在范围内(5V 时也是 1mV,因此 4.9987-5.0023 都合格),或者说 6350 实际上没有能力标定你的表。实际上分辨率和准确度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以 5.5 位表中较好的 3478A 而言,也就是 0.006%,6.5 位表中较好的也就是 0.0025%,远远和分辨率不相称(8 位半更加糟糕其实)。

考虑到样片或可靠的来源下,6350 初始化精度相当可靠,我觉得你可以相信你的 6348,其实就如我以前说过的,既然你的 3468 高于你其它所有的表,你就那它作准,既可以了 {:1_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VC70C为何如此的不靠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大家对电压基准很感兴趣,在电压基准上都很发烧,我就来谈谈怎么样把现有的基准电压稳定度提高一个数量等级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日本爱德万8位半的台式万用表上使用的方案,坛友们可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升级自己的基准电压。
现有的电压基准芯片的准确度与不同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有关,特别在电压分辨率精度很高的情况下,哪怕是1度的温差,基准电压的毫伏级或微伏级上就有变化。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精度,就必须让基准源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小环境中保持电压校正时的温度和湿度,即恒温电压基准槽。爱德万的万用表内部就有一个封闭金属壳(金属壳是屏蔽外界的电磁感应电压),壳内壁上有隔热的材料(保温的作用),壳内有基准电压芯片和温度传感器和电热丝以及外部恒温电路,其实不止是基准电压采用恒温槽,其他基准也是同样的方法,如在购买安捷伦频率计时,厂家会提供高精度的恒温晶振槽作为选件购买。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温槽的内部恒温的温度是高于自然环境的最高温度,估计是50度左右(用于军工时,温度更高)。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可行的思路,找一个金属小盒子,钻一个引出线的孔,在钻一个调节孔(校正后封闭该孔),把基准电路和温度探头和发热电阻等装入小金属壳固定好,把线引出后,在用保温石棉包裹好。
恒温电路也不复杂,可用一个单运放电路组成一个恒温反馈回路,温度低了就增加输出电压(增温),温度高了就停止升温。这样就可以保持一个温差很小的一个温度区间,在校正电压后封闭校正孔。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温槽的内部恒温的温度是高于自然环境的最高温度,估计是50度左右(用于军工时,温度更高)。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可行的思路,找一个金属小盒子,钻一个引出线的孔,在钻一个调节孔(校正后封闭该孔),把基准电路 ...
mmm58 发表于 2011-9-6 01:52
上恒温槽还不如直接ltz1000算了。。。还自带恒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没错,tz1000就是恒温槽,我把该资料和价格附上,大家看看
资料网址:http://www.ourdev.cn/bbs/bbs_content.jsp?bbs_sn=3593996
价格网址:http://www.linear.com.cn/product/LTZ1000
一个54美金,大家可以根据资料上的外部恒温电路作为参开,个人认为采用同样的原理,用分列件代替,应该一半以下的费用就可以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提供一个其他热衷于电压基准方案的帖子
http://www.ourdev.cn/bbs/bbs_content_all.jsp?bbs_sn=3472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我的表测智育黑武士表头上带的5V基准 25块的3位半是4.99 别人送的自动量程的4000字的是5.01
M1000 7129 四位半是5.000-5.001V 好像比龙王的基准来的好呀{:1_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shu 于 2011-9-6 08:58 编辑
看到大家对电压基准很感兴趣,在电压基准上都很发烧,我就来谈谈怎么样把现有的基准电压稳定度提高一个数量等级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日本爱德万8位半的台式万用表上使用的方案,坛友们可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升级自己的基 ...
mmm58 发表于 2011-9-6 01:33


对于一般的使用来说,温度的变化不会在 1 度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而且即使是非恒温基准也不可能温度变化一度就产生毫伏级影响,uV 级倒是有一点,比如 AD584 是 5ppm/k,MAX6350 是 1ppm/k,这个变化至少需要用稳定可靠的 6 位半以上的表才能在 1 度的温度变化中观测出来,所以是没有必要太在意这个问题的,除非确实使用 6 位半以上的高位表的话。对于 4 位半表来说,以 AD584LH 这个最白菜基准为例,从冬天的 5 度到夏天 35 度,温度变化 30 度,电压变化最大 0.015%,对于其 10V 输出而言也就是 0.0015V,在 4 位半上反应为 1-2 个字的变化,这个变化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6581 并没有恒温槽,只是使用了内恒温器件 LTZ1000CH,基准板上那个方壳子是 LTZ1000CH 的防风罩,因为它用的是 CH 而不是 ACH,所以这个壳子比较大、内部保温材料较多
图:我的 6581 基准板
l02.jpg


而 3458A 使用 LTZ1000ACH,这个防风罩就小得多,就比 LTZ 大一圈而已,因为 ACH 即使裸露都没啥问题,这个罩子主要就是防止气流扰动的干扰
图:lymex 的 3458A 基准板
l01.jpg

其实高位表中采用恒温基准很常见,比如 HP 3456/3457/34401 都清一色采用了自恒温的 LM399
图:我的 3457A 基准板
l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王的61e跟我的一摸一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我的表测智育黑武士表头上带的5V基准 25块的3位半是4.99 别人送的自动量程的4000字的是5.01
M1000 7129 四位半是5.000-5.001V 好像比龙王的基准来的好呀{:1_217:} ...
senml 发表于 2011-9-6 08:45

这个根本没有可比性,MAX63xx一个基准比黑武士贵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可行的思路,找一个金属小盒子,钻一个引出线的孔,在钻一个调节孔(校正后封闭该孔),把基准电路和温度探头和发热电阻等装入小金属壳固定好,把线引出后,在用保温石棉包裹
mmm58 发表于 2011-9-6 01:52



玩基准的话很多都有做恒温,这个倒不难做,不过要做得好其实也很难。但实际上一般的非恒温基准都能达到 1ppm/k,因此需要用到恒温手段的话表示对基准的要求更高,其实此时基准的温度系数在恒温状态下已经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长期稳定性,搞个调节孔去拧电位器这个肯定是不可以的,最好是没有可调元件;LTZ1000、LM399、1n829 一类亚表齐纳基准的电压都在 6-7V,如果需要调整为 10V,又需要一些配对电阻器件,这些器件的长期稳定性此时更加重要,否则你这个恒温槽的意义何在呢?


我的恒温槽,测试金封电阻中:
l04.jpg


l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9-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是用过的电池?全是虚电?
    楼主找个100欧电阻测测带载电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10-17 04:10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9-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图的,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8-19 16:49 , Processed in 0.233852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