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38|回复: 9

谈一下激光产品的清洁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3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P>前面不少贴子都是讲到出来的光斑不干净,有散射,我分析了一下,可能是镜头的凹镜不洁导致产生散射光,我曾经拆过两个激光模组,光头上面都是粘着一个凹镜,我发现凹镜表面的清洁程度对射在墙上的光斑是否圆整干净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凹镜粘上一点灰尘或者水气,那么照在墙上一个大光斑周围全部是散射的小点或光弧,拆第一个模组时,因为做火柴点燃试验,火柴点燃后产生的烟雾将凹镜污染,结果二次点亮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散射,由于经验不足,以为是LD管老化,因此这个模组被当做试验品暴力拆解掉了。</P>
<P>第二次购买这个模组改装手电时,因为空气粉尘和水气,因为凹镜被污染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点亮时在大光斑四周散射出一大遍的小光点,并且有几道光弧,后来在咨询厂家后告知可以用医用99%纯度的无水酒精加上医用棉签进行擦拭,擦拭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进行,并且擦拭过的棉签只用一次,我尝试着这样操作后,奇迹发生了,在全黑的环境下点亮,墙上的大光斑非常圆整,四周没有一点散射光!(注意有些镜片是镀膜产品,因此很多情况下不能用酒精清洁)</P>
<P>几次经验让我对激光光学透镜的干净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千万不要让透镜被手指磨擦,或者粘上水气,也不要长时间让透镜暴露在空气里,业余条件下想清洁透镜是非常因难的,厂家清洁镜片或晶体的时候,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清洁后的透镜表面的灰尘极少!</P>
<P>激光产品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光路:LD-变频晶体-凹镜-凸镜</P>
<P>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就是:LD-变频晶体-凹镜,这三个部分粘上一点灰尘,基本上就算是报废了。因为最前面的凸镜只是聚焦用,所以对清洁程度的要求不是那么高。</P>
<P>激光产品出厂后,LD、变频晶体、凹镜基本上都被固化在一起,因此LD管和变频晶体不容易被弄脏,最容易弄脏的就是凹镜,所以大家拆激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保持凹镜的清洁!</P>
<P>最好还是不要拧下激光前面的凸镜为妙,凸镜拧下后,里面的透镜非常容易被粉尘弄脏的</P>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P>写的好,的确如此,由于激光出射点强度非常高(会聚程度高),因此只要有少许灰尘,就产生很大的杂散干扰。</P>
<P>我的45mW的激光笔,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杂光,再后来拆开发现聚光镜尽管是可以拧动但已经封固,灰尘是进不到里面去的,只有凸透镜的表面会污染,简单清理了一次就好了,因为在这个面积上,发光面积大约是2平方毫米,不算小,好清理。但由于我经常不封口的带在上衣口袋里,过了一段时间就又开始脏了。</P>
<P>我的100mW的尽管经常用,但刚才看了一下光束和光斑还是非常干净。拆开看,是属于 LD-变频晶体-凹镜-红外平镜-凸镜 的结构,但我的红外平镜已经让我摘除,拧下激光头(带凸透镜)就露出里面的凹镜,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凹镜?我看了一下,激光从凹镜出来的时候出射面积非常小,因此要是有灰尘的话就遮挡很严重。</P>
<P>我的200mW的,光头最前面是一个突出的光学器件(如图),发射点的光密度也非常高,看结构也是个凹镜,难道没有红外的滤镜?假设把这个部分(凹镜)取下来会有什么问题?</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137291986931.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137291986931.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凹镜+凸镜的组合,就是一个望远镜!是正像的望远镜,这种结构做手电的光路,目的应该是为了减小发散角,远处的光斑可以达到更小,小时候玩的玩具望远镜就是凹镜+凸镜。这种光路,凹镜的倍率很大,凸镜倍率很小,焦距长。<br><br>我拆过我的模组的凹镜,去掉凹镜后,打在墙上的光斑比加上凹镜时要小上2倍左右,有凹镜时,墙上的光斑大概是35cm左右,去掉凹镜后10-15cm左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3 11:06: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P>那我明白了,实际上是内部扩束。</P>
<P>但这个200mW的突出的部分,好像是复合的,即不仅是凹镜,也许有别的作用(红外滤?),不敢贸然取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2-15 22:50
  • 签到天数: 7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11-1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偶得红绿灯怎么办。。。。改成三束激光器。。~?[em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我当时也是拧开透镜后,近距离烧火柴发现比装上透镜后快,看来透镜对功率有一定损耗啊,但烧完后光斑散成1平米左右的无数粒小光斑,一点也不聚光了,吓了我一大跳,一看那个圆柱形的晶体表面已模糊一片,后经过擦拭,光斑恢复了,但不如以前,旁边有杂光了。</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的也发现有杂光和光弧了,可能是水气,也可能是灰尘,但自己拆不开的,头子已经被胶水封死</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上善若水</I>在2005-11-13 16:23:14的发言:</B><br><FONT size=5>我当时也是拧开透镜后,近距离烧火柴发现比装上透镜后快,看来透镜对功率有一定损耗啊,但烧完后光斑散成1平米左右的无数粒小光斑,一点也不聚光了,吓了我一大跳,一看那个圆柱形的晶体表面已模糊一片,后经过擦拭,光斑恢复了,但不如以前,旁边有杂光了。</FONT></DIV>
    <P>的确,光从凹透镜出来后就成比例的持续发散,到20mm的距离上发散成直径1.7mm左右,这时候碰到聚光镜,就基本上保持1.7mm的直径了。如果距离10mm,那么发散就是一半左右。另一个比较安全的做法就是把聚光镜头拧松,就可以看到光线出来后逐渐会聚,此时强度大增。<br>
    <P>拧的越松,会聚点距离镜头就越近、会聚程度也越好。理论上/实际上,距离20cm时可以会聚成0.2mm,距离10cm时可以会聚成0.1mm直径,但此时激光镜头已经脱落了。我用望远镜来替代镜头进行会聚,在10米的距离上也可以点燃火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13:16: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25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激光笔怎么样才能清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3-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 16:46 , Processed in 0.214269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