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benly

[其他DIY] 如何才能简捷、安全且长期保存DC照片数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说刻录盘是靠激光烧灼记录的,而工厂生产线出的光盘是先制造母盘,然后用母盘压制铝箔制造的,原理是在铝箔上打孔,这种方法肯定是保存时间最长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现在把2000年前后的各种驱动光盘拿出来,照样能很顺畅的读出来,毕竟铝箔是不会坏掉的,会坏掉的是外面那层塑料壳,只要塑料壳透明度不出问题就能一直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保存正常的话,日常用的这些介质都没问题,
我1996年的软盘到现在还能读出来(UCDOS+CCED+当时的日记),
2000年前后刻的CDROM光盘现在还能读,
我用的软盘光盘还都是最便宜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31 13:23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1-2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benly 发表于 2012-11-22 10:26
    光盘做数据备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的、不能靠运气……

    我的DVD是日产太阳诱电、也有日产威宝,现在还好不 ...

    你说的在理,但是自己私人这么搞的有几个?我也不是碰运气,它要是坏了,我也不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1-9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2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2 22:08
  •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1-2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一个品牌硬盘搞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8-25 22:47
  • 签到天数: 4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1-2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个新问题。我觉得打包加密放到微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的网盘上比较安全,整个天朝毁了数据都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nowmannowland 发表于 2012-11-22 17:33
    打印成照片是最佳的保存方式。纸的保质期可达几千年,一定要过塑,看看挖出来的文物就知道了。 ...

    古代现代造纸工艺已经不一样了,现代的纸都是酸性的,ph值>7,不利于长期保存,几十年之后就自动酥黄变脆了.现在档案级别的照片都是无酸纸,但也只能保证百年质量,长期的不好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12-11-22 19:02
    好像说刻录盘是靠激光烧灼记录的,而工厂生产线出的光盘是先制造母盘,然后用母盘压制铝箔制造的,原理是 ...

    铝箔会氧化啊,当年买的街边软件cd,背面涂层质量可能有问题,反光层从边缘开始变色发黑,读不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31 13:2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1-2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办法就是复刻成胶片...这货真是密封好放上几十年没问题.你没看到现在博物馆里重要文件都是复制到胶片上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8 10:28
  • 签到天数: 29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2-11-2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PBX2 发表于 2012-11-22 09:56
    应该是你的移动硬盘太老了,买个新的貌似不会这么悲剧,要大品牌的。另外我是用光盘保存的(威宝丽纹龙), ...

    我用的变色龙4x的,到现在也没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盘,例如微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10-8 02:0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23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36274983 于 2012-11-23 01:14 编辑

    每年买10张以上的存储卡,全部备份一次,每三个月重写一次,全部格式化后再重——尽量降低存储风险,哪怕每次降低万分之一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10-8 02:0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2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36274983 于 2012-11-23 01:20 编辑

    不过我从2005年的相片到现在换了很多次硬盘还保存得好好的。2010年有一次帮别人修复一张32M的卡还恢复过2005年的照片,还是艳  照……虽然像素低了点……,刚才艳    照被XX了,又编辑了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22 21:3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1-23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光盘保存的最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回答不靠谱的
    个人资料备份经济实惠好用的还是硬盘,如果有台式机或者NAS最好,搞两块硬盘寸两份,NAS一般都24小时开机如果是台式机要经常用的,硬盘这玩意长时间放着不用也容易出问题
    如果家里只有笔记本就买俩移动硬盘,并且经常加电查看

    比较重要的就是硬盘过三五年你就更新一次买更大的吧,旧的处理好数据卖掉就行了。如果你觉得你的数据宝贵那这些支出不算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wosun008 发表于 2012-11-23 04:35
    好多回答不靠谱的
    个人资料备份经济实惠好用的还是硬盘,如果有台式机或者NAS最好,搞两块硬盘寸两份,NAS ...

    对啊,什么胶片,几十个u盘存储卡啥的,问题是几十年的照片加起来,不精选的话,数量很惊人

    胶片是以前的没电脑的存储技术,现在图书馆博物馆都是数字化技术了,都是硬盘阵列,磁带机了

    既然楼主重视,那就上NAS,可以上京东看看搜索NAS就可以了,那些都是适合小公司和个人用的,几千元其实现在也不算什么了,好点的相机也不是要这个价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买个好点的SD卡最靠谱,防水防潮{:3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9-12-6 22:3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2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做备份,定时检查是最靠谱的,什么介质并不重要.

    真要说靠谱,那还得是磁带,很简单,你看银行都用什么保存数据.

    不过那玩意,比盘这些都贵多了,个人很少能用得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test01 发表于 2012-11-22 19:12
    家庭保存条件对光盘软盘最大的威胁是受潮发霉,做好防潮是王道

    工厂出品那种压制出来的CD-ROM,DVD-ROM那 ...


    工厂是用模具制造凹坑,刻录是利用染料受热膨胀之类的制造凹坑
    最后差距不大的,只要完全隔绝空气,有机染料还是比较稳定的
    ¥¥¥¥¥¥¥¥¥¥¥¥¥¥¥¥¥¥¥¥¥¥

      染料层在激光的作用下迅速熔化、变形、气化、分解,基片和反射层之间形成一个类似于CD的信号坑(约10nm)。由于信号的读出是根据凹坑处反射率降低来实现的,这种反射率的降低可以认为是由于凹坑处本身的反射率降低引起。


    另一种解释认为被反射层和基片所密封的染料层中不可能出现具有空隙的凹坑,在激光照射处的染料层发生了流动,使得染料层渗透的PC基片中形成一个深度为80nm左右的凹坑,在金反射层表面也形成约7nm左右的鼓包,同时在该处的染料层被流回的聚碳酸酯所稀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个企业级硬盘,应该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5-3 06:06 , Processed in 0.148456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