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an
发表于 2014-10-24 19:36
本帖最后由 badman 于 2014-10-25 06:49 编辑
rickyro 发表于 2014-10-24 19:12
什么叫做独乐乐和与人乐乐?
我把HDS Rotary和Peak Eiger成天提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真的不错,而且大家应该 ...
好了,我认为跟你交流的最大障碍是我没买你所推荐的HDS,如果我真的认为它好我会砸锅卖铁去买的,这样说可以吗?等我练就能分辨170流明24级亮度,我会天天发帖痛斥所有做不到的手电品牌。不过不要对我抱有太多希望,估计一辈子我也达不到那个高度,还是去发展其他的人吧,相信你的初衷是好的,实在抱歉你选错人了。
关于我的错误言论误导他人的问题就不用操心了,前几天我就在品牌手电的价值那个贴子里发过免责声明:
自我曝光一下,也算是一个免责声明。
我就是个网络俗称的“键盘党”,很多信息来源于网络,相关的内容一般会提供出处,并不是自己有什么水平,但喜欢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给人一种很专业的样子。如果因为听了我的话被误导,不要怪罪与我,要怪只能怪自己水平不行。特此声明!
对于我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无视,但不要给我扣上“托、黑”之类的帽子。
呵呵呵呵0
发表于 2014-10-25 21:41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0-16 16:20
。几个斑马颜色不同,喜欢哪个??
喜欢最粗的那个,和其它的比较偏香槟色,忒漂亮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0-27 07:48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0-27 07:57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0-27 07:59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0-30 22:24
中大哥
发表于 2014-10-31 06:49
有意用斑马磨磨。
中大哥
发表于 2014-10-31 06:49
有意用斑马磨磨。
淡定云烟
发表于 2014-11-28 11:13
juzong 发表于 2014-8-14 11:32
不是中国的吗?
跑出去注册而已
基因就是made in china啊。。。。。
装逼的商家卖的装逼的利器{:5_604:}
淡定云烟
发表于 2014-11-28 11:17
斑马是个很神奇的品牌,只要有人说起,总会被斑马党喷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1-29 23:21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4-12-20 08:41
locktheufo
发表于 2014-12-27 23:44
好高的楼,新手学习中
xiaozwz
发表于 2015-8-29 23:03
badman 发表于 2014-10-18 23:29
找到一篇百度文库的一篇文章:阳极氧化铝薄膜厚度测试技术的研究,似乎可以解释斑马氧化层变得油乎乎的问题 ...
氧化要做好做厚 的确是需要低温长时间(硬氧) 另外一个氧化和材料关系也有 像斑马是采用实芯铝棒加工的 实际上实芯铝和空芯铝金属结晶是有区别的.像苹果产品还在6063-T6成分上专门开发了自己的配方(我估计有稀土成份 让铝结晶更细密. 当时问 苏州可成(苹果金属件供应商)
还有看见过一德国工厂做的氧化件 简单的一块铝都想拥有 因为那质感实在是太好了(表面厚厚的透明的一层 香滨色 下面是很细的拉丝效果厚度在26厚度上是不厚但那触感是超舒服的润滑感)
我很清楚 如果这工艺做成台灯 那怕灯不亮 摆在桌上也是艺术品. 国内找了大半年就没工厂模仿出那表面效果.
在国内创业深深感觉 空间上各方面让你很难突破重重商业条件 所以基本上成本是严格控制不会去采用最好的工艺. 这也导致国内供应商在高端工艺方面的研发和精进.
国内把产品做出来 然后给老外 老外再赚大头再销售给老外这样使的商业链很难直接突破.好在现在因为互联网(众筹等) 品牌厂可以直接海外销售.
实际现在的中国 已经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大批量低成本销售的这路一定是大厂商才能做的 小厂商必须走差异化之路.
看着这斑马 和我自己研发台灯有多其象似之处LED是直接安装在 一体式灯壳上的灯壳也是采用 实芯铝板加工.斑马是做的极其紧凑而我的台灯是做的超薄5MM.显色更是国内唯一的.PWM频率在100K那里恒流控制. 导光板前的扩散板采用微结构使光减少眩光同时光效提高.通过各方面极致要求我基本把各方面都恶补并且快速成为高手.
一团队 一直不断的攻其问题 加上现在互联网搜索功能的强大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涉及资金和股东也是经历多次震荡.几年走下来内心已经强大 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 .
其实当初自己做这些 是知道因为国内就没老板愿意采用这样的设计.所以才给了我这个空间. 路是很难但以后的消费理念已经很不同了.
不喜欢 买便宜的产品不断的替换 那样屋内东西又多杂乱 而是讲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产品贵但可以用很多年 总体实际还是很合算) 中国人实际被那些制造商惯坏了 便宜低质产品泛滥.环境污染厉害.
好在现在国内中产者越来越多 消费理念上也愿意改变 强调自己的体验.
手电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发烧友,简单方面讲是多用途方便.深层的讲是手电背后的文化 精神 .
AMOI
发表于 2015-8-30 02:00
xiaozwz 发表于 2015-8-29 23:03
氧化要做好做厚 的确是需要低温长时间(硬氧) 另外一个氧化和材料关系也有 像斑马是采用实芯铝棒加 ...
请问 什么台灯?站内短信,价格合适就尝试,小孩子需要。谢谢!
badman
发表于 2015-8-30 07:47
xiaozwz 发表于 2015-8-29 23:03
氧化要做好做厚 的确是需要低温长时间(硬氧) 另外一个氧化和材料关系也有 像斑马是采用实芯铝棒加 ...
谢谢xiaozwz兄提供的信息,让我能对以前的推断得到验证。
阳极氧化膜在这个论坛里也是个概念模糊的东西,很多产品都号称是三级氧化,但耐磨性能却相差甚远,当有人想弄清楚的时候会发现很难在这里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刚好最近看到一篇有关美军铝合金阳极氧化标准的文章,在这个帖子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二级和三级氧化一些差别:
1,氧化处理的用途不同 二级氧化是以提高耐腐蚀性为主要目的,三级是为了提高耐磨性能。
2,厚度不同 三级氧化膜厚度要求是50.8微米~101.6微米,误差要求在正负20%以内。没有专用仪器,氧化膜厚度一般用户是无法去测量的,所以很难用厚度去判定是那种氧化膜。
3,工艺上的差别 二级氧化膜要求进行封闭处理,而以提高耐磨性能的三级不能进行封闭处理。
4,染色 二级氧化膜可以在封闭前根据产品要求选择是否进行染色,以耐磨为目的三级氧化因不进行封闭处理也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染色。
看到这里大家会对二级和三级的差别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些进行过染色处理的氧化膜至少不是以提高耐磨性为目的,至于叫二级或者三级已经不重要了。
像斑马神火这种氧化自然形成的颜色不属于染色,那是由于使用不同阳极氧化工艺配方的结果,但不能作为是否为三级氧化膜的判断标准,还要看氧化膜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
以后再遇到号称军规三级硬氧的东西大家可以自己大致判断一下。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5-8-31 07:20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5-8-31 07:50
badman
发表于 2015-8-31 17:02
本帖最后由 badman 于 2015-9-1 19:01 编辑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5-8-31 07:20
非常感谢各位对知识的系统补充。历经快要一年了。我从一知半解对斑马氧化的怀疑中,确认了以前斑马手电以 ...
能得到深情兄肯定感到十分荣幸{:5_641:}
论坛关于三级硬氧的说法应该来自《美国军事标准铝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百度文库相关链接: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hIiIEnDpkRwvYIBz4-41S7jg48l8XNI5qto82QkKOmpFjh9wTtAlL8H8IkbHUXhaYsIO14BaLZNGLeRebu7sOF3qrMWCmQ6Yg4XKM2Dwa_),国内关于阳极氧化的标准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说法,国内手电自称是三级硬氧的很多,而且是否为三级硬氧也成了论坛判断手电好与坏的一个标准,但不同的手电耐磨性能却相差很多,这不得不让人去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该如何去判断?以前我一直把是否是类似神火和斑马那种外表色泽作为是否为三级硬氧的标准,经过染色处理的一律归为二级硬氧,现在看来这个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神火和斑马那种外表颜色是由于特定的阳极氧化工艺所形成的,用于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工艺有很多,其他工艺虽然不能产生着这样的颜色,但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同样是三级硬氧,只是这样的工艺很少看到在手电外壳上应用。中国的铝合金阳极氧化标准中没有xx级这样的规定,但对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厚度规定为25-150微米,耐磨用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约为50微米,这个厚度并不是越厚越好,超过一定值耐磨性能反而会下降。
我认为自称是三级硬氧的氧化膜应该符合美军的标准,而称为硬氧的范围就很宽泛了,只要是阳极氧化膜符合国标的要求就可以,但我希望手电厂商还是不要玩文字游戏,是什么就是什么,以耐磨为目的的阳极氧化层的厚度应该达到50微米,虽然现在个人用户很少有能力进行相关测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有能力购买相关测试仪器的会逐渐多起来,弄虚作假迟早会害了企业自己。
补充一个国家标准:《GBT19822-2005铝合金硬质合金阳极氧化膜规范》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yB7zLnCkt7Cbx4D38kOr6zzqgil9VzaoTP97VsyWrc-1BiU00HxpDojyWXVSd__FKNVqLuG763gn4zZKV7iye-oRFh9DG84-hm5AuZPRYm
xiaozwz
发表于 2015-8-31 21:36
深情一跳 发表于 2015-8-31 07:50
我也对这个台灯感兴趣。爱物品其实是一种精神文化 驱使。奢侈品迷恋更多是时尚性感性极致追求。对科技品 ...
深情兄这说的真的到位。自己在这路上还有太多的成长空间。
走上这路可能和人性格有很大关系.
偏执的人去设计和做产品一定会各方面要求完美.有了这性格慢慢的会把一个产品不仅仅在外观 功能 逐渐细化深入每个细节并力求极致。
核心的一点其实就是物品反映其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
反观自己形成早期是首先思想上知道同样的物品是分高低层次的,工作后那时想的是 通过花钱让自己体会和扩开眼见(基本是月光族)。什么没吃过的都想吃点感受下 红酒从便宜的到贵的一一买了喝过。用的物品如耳机从普通的逐渐到专业耳机。然后自己最大体会是原来这世界真的是有太多的层次了 自己不体会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空间实际是太多了 远不是没体会过之前能想的。
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 工作后一直从事这专业.刚毕业的头二年就很好的完成了华为等几个大公司的项目.后来从深圳转上海到设计公司工作反感其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加上自己能力高同时脾气也大和老板老冲突干脆不打工 自己接单做 从一开始几百一产品项目到后来的几万一产品.再到后来自己的设计是好但那些制造业老板不敢采用.那时觉得别人不作为的就是我能作为的空间.又从设计公司转到自己做实业中去.
也是这做灯的几年里各方面的投入和成长是最大的.实业这块真的很难.
那些金属系列台灯实际受苹果的影响最大.对于氧化表面效果的追求是 表面透明的氧化层下面是很细腻均匀的磨沙效果(温润感效果参考苹果iPod nano 6的mp3)而非那硬质氧化. 而在2013年看到德国的氧化样品后才改变其思路.硬质氧化原来也可以做的很好看 而非是那些深灰 深黑色的硬氧效果. 也就是 普通氧化好看但氧化膜薄 而硬质氧化膜厚但其效果太偏工业类表面效果.可以通过技术让这二者各具其优点达到一个均衡.
国内 氧化工艺 消费类产品(非军工硬氧)控制好的基本集中在台资企业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