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1234 发表于 2023-4-3 23:31
狗东,fanxiang 500pro
SSD是看主控的 各家的颗粒只要是同时代的TLC正片都没多大关系 颗粒是有差距 但都不是关键的 主要还是主控和售后
国产SSD主要遭点是主控容易挂 另外就是一些杂牌用垃圾颗粒 黑片甚至拆机片 然后就是做一段时间后跑路再换个品牌继续
SSD生产是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 作坊手工都能做 只不过大厂会珍惜自己的品牌
不过楼主也很狂妄
国产发展到今天 除了自身努力 值得肯定 但也完全离不开国外的一些技术
中国发展也需要国外的技术 而不是一学会 就开始脚踢这个 拳打那个
就像高铁离不开日德其它公司高铁的技术
就长江存储来说 也离不开intel对紫光的投资和技术扶持 甚至紫光最初的颗粒还都是intel的颗粒打紫光标 之后紫光腐败或其它原因 生产和技术转移到长江 才有了今天的长江颗粒
不要一个学徒刚出山 就开始瞧不起之前的各位师傅 也许那些师傅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帮过你教过你 但中国还需要这些师傅
彼岸微蓝 发表于 2023-4-4 01:58
SSD是看主控的 各家的颗粒只要是同时代的TLC正片都没多大关系 颗粒是有差距 但都不是关键的 主要还是主控 ...
是的,tbw瞎写
本帖最后由 山丘 于 2023-4-4 09:24 编辑
彼岸微蓝 发表于 2023-4-4 03:08
不过楼主也很狂妄
国产发展到今天 除了自身努力 值得肯定 但也完全离不开国外的一些技术
中国发展也需要国 ...
不懂就别瞎扯了,长江存储技术intel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关键的Xtacking技术是自主研发。
紫光是开皮包公司的,看长江存储不错,就收购,本身没啥研发能力。紫光的结局再一次说明,单纯靠资本运作和收购是发展不出尖端技术的。
本帖最后由 彼岸微蓝 于 2023-4-4 11:00 编辑
山丘 发表于 2023-4-4 09:22
不懂就别瞎扯了,长江存储技术intel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关键的Xtacking技术是自主研发。
紫光2016年就入股长江了 2016年的时候长江有啥?公司2016年7月份才注册 你太看不起紫光了 虽然高层也腐败 但整个紫光系是相当庞大的 你看到的可能只是紫光系内的的一个紫光XX
另外长江存储的Xtacking确实是在闪存上的首次应用 但是在整个半导体行业 类似长江Xtacking的技术之前就有很多应用了 以往这些都俗称胶水技术 一般都是cpu用 从来没有在闪存上用 英特尔 苹果 英伟达曾经都使用过
在闪存上使用这种技术成本太高 别的厂家是出于成本因素没这么搞 还是因为没技术这么做 还很难说
英特尔在很多地方都对中国进行了投资 闪存只是其中之一 英特尔的目地不是为了中国好 只是把中国扶起来搞三星搞高通 当然这不损害中国利益甚至有利
去年十一165入的朗科500大U盘,3500读2700写,很满意!坐看1千多2买2T的土豪们会不会后悔。
本帖最后由 guyi168 于 2023-4-4 13:20 编辑
不知道你所说的国产是指什么,如果是致钛的话那还不错,其他的都统称为垃圾,甚至还不如闲鱼上个人diy的
还有致钛的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哦
彼岸微蓝 发表于 2023-4-4 03:08
不过楼主也很狂妄
国产发展到今天 除了自身努力 值得肯定 但也完全离不开国外的一些技术
中国发展也需要国 ...
他不是狂妄
他是很懂流量密码,专门发布引战内容的
山丘 发表于 2023-4-3 19:05
国产后,闪存厂再也不会失火走水了。
自从国产SSD上线后,棒子腰不酸了,腿不痛了,火不会几个月烧一次,工人不会三头两天罢工,简直就是棒子的特效神药{:5_589:}
alex1234 发表于 2023-4-4 14:45
按照你的说法,恺侠只能称为日本电子洋垃圾。
不知道你所谓的电子洋垃圾是什么意思
但是,鱼上和马宝的进口洋垃圾还是那么贵啊
支持国产,买了长江致钛
lho 发表于 2023-4-3 15:11
我在京东买的英睿达 2TB SSD固态硬盘P5,2021年双11买的,当时1500多。现在不认盘了,放固态硬盘盒使用 ...
某种角度来讲 现在是主控的寿命决定最终固态的寿命了现在大容量颗粒寿命普通人用不完的
瞎吹国产SSD如何如何的都是一小部分人坐井观天的闭眼狂欢而已。。楼主不过是这小部分人的典型罢了。。
致钛pc005,1t 330,512g的190左右,最近降价很多
速柏1T269是nvme虽然只有2500但比sata强多了,金储星本来sata就慢还会降速